专业建设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建设 > 专业建设 > 正文

关于开展微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5-05-06 16:53:52来源: 作者:刘勇华阅读:

各教学单位:

为更好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探索多种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途径,经研究决定开展微专业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微专业简介

微专业是指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人才为目标,突破传统学科专业限制,围绕某个特定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复合性,提升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二、申报条件

开设微专业的单位原则上应为承担本科生培养任务的教学单位。微专业设置须符合以下条件:

1.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明确,特色鲜明;依托学科是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学科,或新兴交叉学科,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需求,强化学科交叉融合。

2.微专业负责人在教学和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熟悉本专业发展方向,具有高级职称,有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教学团队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富于创新、团结协作,有承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建设任务的能力;能够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

3.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俱全。

4.每个微专业原则上设置5-8门具有核心功能的课程,每门课程2学分,总学分控制在10-16学分。微专业学制不超过3个学期,教学活动原则上安排在第三至五学期。

5.教学单位从政策、人员、经费、场地等多方面支持微专业建设,并为微专业班级配备指导老师,安排专人负责微专业教学管理工作。

6.学校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组建微专业教学团队,鼓励教学单位争取社会资源,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微专业。

三、注意事项

1.微专业建设坚持“边建设、边运行”的原则,由各二级学院组织教学团队开展申报。微专业教育实行学分收费听课制,收费标准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文件规定的学分收费标准执行。学费由学校一次性统一收取,用于微专业的建设与具体运行。

2. 请各教学单位积极组织申报,确定推荐项目后,于5月23日(周五)前将《信阳师范大学微专业建设项目申报书》(附件)报送至教务处,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联系人:刘勇华

电   话:6390937

地   址:综合办公楼223房间

邮   箱:xynujxk@qq.com


附件:信阳师范大学微专业建设项目申报书

教务处    

2025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