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一个历史性课题——
它是个老问题,几代领导人都十分关心
它是个大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它是个难问题,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记者:不少读者在素质教育大讨论中提出,自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教会以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成为教育工作的主旋律,但当前在一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并不乐观,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过重,请问您如何看待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
周济:人民日报的素质教育大讨论搞得很好,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的大讨论也得到社会特别是教育系统的高度关注。在这场大讨论中,我的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素质教育的确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这种共识,可以说是实施素质教育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也增强了我们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信心。
从全局来说,实施素质教育正处在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过程中,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第一,从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教会到党的十六大,素质教育已经提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第二,在加强德育、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的改善、教育信息化等关键环节上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第三,已经从理论研究和局部试验进入了全国全面展开的阶段,各地都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城镇教师服务农村学校等等。
但是,这个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从区域来看,既有一些地区,例如南通、深圳、潍坊、铜陵、大连等地,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沉重;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智育也不是全面科学的智育,往往以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实践能力为代价。这些问题愈演愈烈,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决心解决的时候了。
但是,正像一些同志讲的那样,素质教育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说是老问题,是因为几十年一直在努力,几代领导人都很关心,但一直没有完全解决;大问题,是因为它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和中华民族的未来;难问题,是因为它不仅涉及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更涉及到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用人制度等方方面面。所以,我们既要有很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改变这种状况,又要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进行科学规划,有步骤地推进。
素质教育无论多难也要推进——
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素质教育的实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记者:我们在大讨论中也注意到,一些同志对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提出质疑,对其中的内涵也有争论;在基层,还有一些同志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跑、唱、跳、画”,您认为应当怎样来认识素质教育?
周济:素质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来以后,就是在不断讨论、深化和明晰的。什么是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大问题,是人的培养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是教育领域最核心的一个变革。它的实质,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当今时代条件下党的教育理论与政策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观的发展成果。它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是面向未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个发展着、实践着的过程,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最初,素质教育是针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提出的,现在,我们更多地强调如何面向21世纪培养青少年。因为到21世纪中叶我们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时候,今天的学生将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建设者。到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素质?必须在今天的教育中得到充分的考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今天素质教育的内涵中更多地强调德育、创新、实践。所以,我更主张不过多地争论素质教育的概念性问题,不用概念去框住理论的发展,而是要花更大的力气去推动实践的创新,在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中使理论之树常青。
通俗地理解素质教育,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既要成人、又要成才。成人,就是我们常讲的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从去年到今年,中央颁发了关于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文件,召开了两次大会,胡锦涛总书记都作了重要讲话,这样大的力度,可以说是建国以来的首次。今后几年,教育系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采取有力措施使两个文件提出的各项政策都落实到位。成才,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能成才。人的禀赋、个性和特长都是多样化的,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为什么要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来培养选拔人才呢?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也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未来。特别是独生子女,是几代人关心着一个孩子的成长。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学会做人,有特长、有技能,一生平安,我相信这是每一个家长的愿望,实际上,这就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有个口号,叫“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素质教育的其他方面也都是为着幸福生活这个目标的。
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最终都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这个本质要求,这是历史赋予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无论有多么困难、多么复杂,教育部门都要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坚持做下去,并一定要取得胜利。
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课堂带来新变化
所有地区义务教育起始年级都采用新课程
记者:当前,社会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十分关注,也存在一些争议。您认为这项改革对素质教育有哪些推动作用?
周济:素质教育的核心阵地在学校、在课程、在教学。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是通过课程集中体现出来,并通过教学活动转化的。目前,全国几乎所有地区的义务教育起始年级都开始实验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江苏五省(区)率先开始实验工作。我们委托几个方面专家进行了调查,一个共同的结论是,90%以上的校长和教师赞同课程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我国区域间教育发展极不均衡,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参差不齐,这次课程改革的时间之紧,困难之大,是世界各国中少有的。但是,成效是明显的,它正在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很多变化,比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了;积极实行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等,正在给基础教育带来本质的、积极的变化,其成效将在今后逐渐显现出来。当然,正是因为新旧课程的变化很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能力、教师的素质、教学资源的支持都跟不上变化的形势,新课程在实验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需要改进、调整的地方,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看准了就做——
新的中考模式已在500多个实验区推行
高考改革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网上录取、自主招生、阳光工程等在稳步推进
记者:您刚才提到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在很多人看来,高考是整个中小学教育的指挥棒,高考制度不改,素质教育就无法推进,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说法?
周济:不仅是高考,包括中考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所以,不能孤立地思考高考问题。我们所说的招生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是一个大的系统。从纵向来看,它是从小学开始到研究生阶段的评价、考试、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从横向来看,涉及到整个教育的体系结构与制度,例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构,终身教育制度的构建,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等等,也涉及到社会公平、诚信制度等外部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进行周密设计,看准了再做。在这方面,有些国家和地区是有深刻教训的。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指挥棒,中考改革搞好了,就能为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新的中考模式已经在500多个实验区进行试验,取得很好的效果。具体地讲,一是在初中进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二是中考分数实行等级制,三是高中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进行综合评价和录取,同时试行优质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分配、优秀初中毕业生推荐等多样化的高中招生办法。从2006年开始,这一改革将逐步在全国全面推开。
高考制度的改革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比如1999年试行“3+X”科目改革,试点网上录取,2002年推广到全国;2003年22所高校试行自主招生改革、分省命题的改革;2005年实行“阳光工程”等等。高考制度仍是迄今为止老百姓认可度最高的体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之一。在社会诚信制度尚未完善的情况下,社会对高考改革的科学性、权威性、公正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考改革必须既积极又稳妥。
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学校应该树立科学的成才观
社会应该形成合理的人才观
政府应该确立正确的政绩观
记者:很多读者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在讨论中都谈到,实施素质教育难就难在有太多外部因素的制约,素质教育的问题不是单凭教育部门能够解决的,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周济:我想,实施素质教育的阻碍,既有教育内部的问题,也有教育外部的问题。从根源上讲,是因为制约素质教育推进的旧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而在新形势下又面临着一系列更加严峻的挑战。
比如,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分层加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加上是个人口大国,导致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以就业竞争为核心的社会竞争又层层传递到教育内部,并和用人制度中过度学历化倾向产生叠加效应,驱动中考和高考竞争不断升温。
比如,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带来了重素质、重能力的人才观,但是上千年形成的科举文化、状元文化和官本位制度仍然有着深厚的基础,并以各种形式反映到教育政绩观、人才观、用人观和新闻舆论的宣传炒作之中,造成鄙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的风气,形成追求高考升学率的“高温”环境。
再比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时代的来临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但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人们对优质教育、高学历教育的需求可以是无限的,但教育所能提供的这种资源是有限的,这个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调解,就会助长升学考试的过度竞争。虽然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提高到20%,录取率提高到60%,但是由于基础教育的迅速发展导致了高中毕业生基数的增加,由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与人才选拔制度的单一性这一突出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使“上学难”转化为“上好学难”,高考的一般性竞争转向以上重点大学、甚至北大、清华为目标的结构性竞争。
所以,这些年来,学校教育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表面化了,激化了,但教育的体制机制和外部的制度环境、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的变化没有跟上这一步伐,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我们的教育如何评价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社会如何评价人才,真正形成“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人才观和选人、用人制度;政府如何评价教育工作,真正改变“抓经济看GDP,抓教育看升学率”的教育政绩观和教育工作评价机制。这是需要教育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社会系统工程。
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深化改革——
强化素质教育的责任制度、评价标准
推进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民教师队伍
记者:面对这样一个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请问从教育部门来讲,下一步打算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周济:当前,无论是为科学发展提供知识和人才支持还是提高人才、教育的国际竞争力,都必须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战略基点和中心环节。中央领导同志对此十分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领导同志亲自调研,并部署开展素质教育大讨论。在我们按中央要求起草《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的过程中,始终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规划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要始终把握好几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摆在工作最核心的位置。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基点放在面向大多数学生上来。三是坚持分区推进,分类指导,努力形成因地制宜、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推进格局。
从教育系统来说,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深化教育改革。其中,特别是要强化素质教育的责任制度、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激励机制;继续推进课程改革,加大对新课程实施的指导和支持;推进教师选用制度的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的素质;改革教师的评价制度、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推进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发挥科学的导向作用;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规范中小学的办学行为;推进学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发挥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完善实施素质教育的督导制度,加强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监督检查。
摘自:《人民日报》2005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