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教学成果申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成果申报 > 正文

地方高校“三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0-01-07 18:09:37来源:教学研究部 作者: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践育人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形成“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高校坚持教育教学研究和转化、实现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对于增强高校实践育人理论研究和转化,进一步提升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培养实践探索及其创新精神、培养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本教学成果通过对地方高校“三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不仅有效地改进和完善了地方高校实践育人的相关措施、体制和机制,切实提高了地方高校实践育人实效;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良好氛围和长效机制形成深入推动“三全育人”工作见常态出实效。同时,对于丰富实践育人理论研究和地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成果主要解决的问题

构建实践育人体系,既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我国一流本科教育的客观要求,更是国家层面政策支持下的结果导向。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和规定,把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提上一个新的高度。从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从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7]31号)、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等,都对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实践育人机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实践育人是学生以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就是要解决高校实践育人的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问题,切实提高地方高校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本成果在系统梳理、综合分析国内外高校在实践育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探索构建地方高校“三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建立“三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运行机制。

(一)地方高校“三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

本成果建立了课内、课外、校外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

1.课内模块

课内模块指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教学、毕业论文(设计)、学年论文(课程设计)、军事训练等。

2.课外模块

课外模块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参加的实践性活动,主要包括团学工作、科研训练、学科技能竞赛、创新性实验、就业创业、职业技能水平认证和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等。

3.校外模块

校外模块指大学生在校外参加的专业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教育实习(见习、实训)、专业实习(见习、考察、实训)等;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生产劳动、公益活动等。

(二)地方高校“三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运行机制

加强实践育人工作,要以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和途径为手段,以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加大实践育人经费投入为保障,积极调动整合校内外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构建长效机制。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贯彻全过程育人理念。把实践育人工作贯彻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人才培养各方面。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提高实践创新学分。

2.强化课内实践活动

强化实验教学和课程实践;强化教育实(见)习工作;强化专业实(见)习工作;加强课程论文(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和硕士论文管理;加强军事训练,强化国防教育;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

3.丰富课外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德育“五个一”工程的实践育人功能;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认真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项目;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扎实推进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

4.深化社会实践活动

统筹安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5.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建立一套包括组织保障、队伍保障、基地保障、经费保障、质量监控、安全保障等确保实践育人工作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

(三)实践创新学分认定指标体系及标准

实践创新创业学分是指普通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参加学校认可的课外或校外实践创新创业活动而获得的学分。为规范实践创新创业学分的管理,学校将实践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践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标准。根据学生在实践创新创业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相应的学分。

1.实践创新创业学分的构成。可认定实践创新创业学分的成果包括:团学工作、科研训练、学科技能竞赛、创新性实验、就业创业、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及职业技能水平认证等活动项目取得的成果。

2.实践创新创业学分的认定标准(略)

3.实践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的管理。明确实践创新创业学分认定职责;严格实践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程序;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有效衔接。

二、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本成果采用文献综述法、访谈调查法等方法对实践育人相关问题的时代背景、理论依据、现实意义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论证。

在认真分析和深入反思当前各高校实践育人过程各环节方面的特色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要解决的实践育人时效问题,进一步明确方向、清内容、调整方案,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地方高校“三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各模块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

通过采取实地考察、访谈、邀请专家评判等方法对构建的“三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进行意见和建议征集,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系统进行完善。

将构建的地方高校“三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在信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信阳农林学院进行实践应用。在应用过程中,通过采取访谈、调查等方法了解不同人群尤其是学校管理人员和学生对“三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的意见和建议,再对该实践育人体系进行分析评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该实践育人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进一步对成果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和总结,形成最终成果“地方高校“三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成果通过省教育厅的鉴定后,继续扩大实践应用的范围,在洛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等更多的高校进行实验验证,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三、成果的创新点

通过对地方高校“三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创新探索:

(一)建立了“三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

在调研高校实践育人具体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在高校实践育人顶层设计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了课内、课外、校外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围绕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创新技能等三个层次的能力培养,科学设置课内、课外、校外等三个实践教学模块,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三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育人的果。

(二)建立了“三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运行机制

协调校内外各相关职能教辅部门,整合各方面资源,调动各方面人员积极性,把实践育人工作贯穿课内、课外、校外各教学环节,形成实践育人合力,建立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切实提高了地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三)制订了实践创新学分认定指标体系及标准

将实践创新创业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践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指标体系及标准,根据学生在实践创新创业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相应的学分。通过实践创新学分认定,使课内、课外、校外各教学环节实现有效衔接。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本成果在信阳师范学院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学校出台了《信阳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信阳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实施意见》《信阳师范学院实践创新创业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和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实践育人工作。学校紧紧围绕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创新技能等三个层次的能力培养,科学设置课内、课外、校外等三个实践教学模块,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三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践育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习实训成效明显

一是教育实习和实习支教工作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一致认可,河南省教育厅专门发文,在我校开展实习支教教师脱产培训试点工作。南阳、信阳和驻马店等市教育局一再要求我校大幅度增派顶岗实习和实习支教学生,为我校顶岗实习学生增加生活补贴,免费提供被褥等生活用品。信阳市息县教体局连续多年专门发文,授予我校学生“优秀支教学生”荣誉称号;息县教体局、漯河市召陵区教育局和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等单位分别向我校赠送牌匾,表达对我校教育实习工作的肯定和感谢,河南日报以《信阳郑州名校联手共同推动教育改革》为题给予专题报道。二是学生的专业技能普遍得到提高。近3年,我校学子在省级以上各类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荣获各级奖项67项,其中全国一等奖8项,全省比赛一等奖32项。

)毕业论文成绩优异

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认为,我校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切合实际,难度与份量适中,符合学术规范,学科专业性较强;成绩评定客观、真实,程序规范,要求严格,总体水平较高,达到了锻炼和考察学生逻辑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索前沿问题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2017年,在河南省学位委员会、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学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中,我校被抽检的25篇学士学位论文全部合格,其中2篇论文在双盲评审中获评优秀论文。

)社会实践成效突出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立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划拨专项活动经费。每年围绕不同活动主题,组织100余支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理论政策宣讲团、教育关爱服务团、文化艺术服务团、梦想中国实践团等,赴20多个省市扎扎实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受益群众近2万人次。2017年我校荣获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学校充分利用纪念日、双休日、节假日等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社团、学生党员开展校内外爱心帮扶、义务劳动、爱心支教、扶贫助残、亲情陪护、科技支农、美化校园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深度报道了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连续17年荣获河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13次荣获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并荣获教育部“中华扫盲奖”荣誉称号。

学生综合素质优秀

3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左右;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部分专业超过了50%。在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我校毕业生分获青年大赛理科类、文科类一等奖。学生程双泽、李君昌、陈凌勤夺得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惟一最高奖“高教社杯”,打破全国重点高校垄断惟一最高奖的惯例等等。在201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成绩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教育部评估专家和省教育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此外,本成果还在安庆师范大学、宜春学院、南阳师范学院、信阳农林学院省内外高校应用,在加强实践育人工作,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效性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本成果得到了河南、安徽、江西等省内外专家学者和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专家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认为该成果对于地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